相信很多讀者目前已經(jīng)知道有“比特幣”或“萊特幣”這么一個新事物,但是還不太了解它的真實身份和目的。而筆者在這里也無意花大量的篇幅為大家掃盲,但可以淺談一下它的來龍去脈。比特幣最初由一個名為中本聰(Satoshi Nakamoto,或為化名)的神秘人在2009年提出,是一種基于P2P(點對點)技術軟件而產(chǎn)生的虛擬貨幣。比特幣系統(tǒng)是獨立存在的,其運行不依賴于央行、政府、大型企業(yè)的支持或信用擔保。
比特幣實際上是一種虛擬貨幣
比特幣須依賴復雜計算獲取,其總量按照設計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,增加速度逐步放緩,并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極限,目前其總量已經(jīng)達到了1200萬個。正是基于比特幣這一獨特的“發(fā)行”方式,并依賴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天生的炒作“土壤”,從2010年起,比特幣花了近三年從14美分升至11美元左右;2013年初從13美元升值250美元。經(jīng)過一次近75%的“縮水”后,今年下半年,比特幣開始一路狂飆,屢屢達成高點,交易價格超過一千美元,人民幣價格直逼7000元大關。
比特幣價格走勢